1一般规定
1.0.1为保证家用(商用)中央空调的设计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卫生和环保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上海新建和扩建的住宅和公共建筑中以舒适性要求为主要要求,制冷量为7-80kW的家用(商用)中央空调的设计。重建项目可根据本规范实施。
1.0.3设计家用(商用)中央空调时,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术语“2.0升家用(商用)中央空调”主要用于住宅和公共建筑。为满足舒适性,制冷量范围为7-80kW,空调类型为集中冷热源。
2.0.2空调系统
空气回流系统,空气经过冷却、加热、过滤等处理。
3设计参数
3.1室外气象参数
3.1.1采用冬季空调日平均温度,不保证全年平均一天。
3.1.2冬季空调相对湿度室外计算采用冷岳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3.1.3干球温度应在夏季空调外计算,采用历年平均50h的干球温度。
3.1.4湿球温度应在夏季空调外计算,采用历年平均50h湿球温度。
3.1.5夏季空调室外计算的日平均温度应为日平均温度,不保证全年平均5天。
3.1.6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应为一年中最冷的三个月平均月风速的平均值。
3.1.7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应为一年中最热的三个月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3.1.8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应根据当地地理纬度、大气透明度和大气压力以及7月21日的太阳赤纬来计算和确定。
3.1.9根据《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中的“室外气象参数”,采用一些主要城市的室外气象参数。
3.2室内空气质量
3.2.1冬季空调室内计算参数应满足以下要求:
温度18-22℃
人员正常活动范围内的风速不大于0.4m/s
无辅助热源时,冬季室外空调计算温度为5℃。
3.2.2在设计集中供热时,应根据房间的用途和下列规定采用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1。民用建筑的主房间宜采用16-20℃;
2。辅助用房不应低于以下数值:
托儿所、幼儿园、医疗室20℃
更衣室23℃
托儿所、幼儿园、医疗室20℃
卫生间、卫生间12℃
办公室16℃
3.2.3夏季空调室内计算参数应满足以下要求:
温度24-28℃
相对湿度不大于65%
风速不大于0.5m/s
3.2.4空调系统新风量不小于20m3/(人·时)在人员正常活动范围内。
3.2.5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应符合《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 (GB17095)的规定,且不应大于0.15毫克/立方米。
3.2.6通风和空调系统产生的噪音水平在传送至住宅楼宇的主房间时,不得超过46dB(A)。
4空调
4.1负荷计算
4.1.1在方案设计阶段,可以估算和确定冷负荷指标。在初步设计阶段,可以采用分项的简化计算方法。子项目包括外壳结构、人员、设备、照明、食物和新鲜空气(或渗透空气)。中国围护结构的荷载项目可以根据经验指标进行估算和确定。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空调房间或区域应进行逐时冷负荷计算。
4.1.2小时冷负荷计算应按照国家现行要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进行。
4.1.3空调房间或区域的夏季冷负荷应为
3.空气中有异味、油烟或其他有害物质的房间;
4。负荷特性差异大的房间或区域,需要同时分别制冷和制热。
4.2.2当房间舒适度高时,宜采用能独立控制各房间室内温度的空调系统。
4.2.3对舒适性要求高的场所和长时间停留的人员,应采取措施保证新鲜空气量。
4.2.4在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选用具有节能效果的变频或变容量控制空调系统。变频设备产生的高次谐波强度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4.2.5当使用分体多联式空调系统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同一个空调系统中,当有房间需要同时制冷和制热时,选择一个具有热量回收并能同时制冷和制热的空调系统是合适的。
2。同一空调系统的规模和制冷剂管道的最大长度。设备和运行条件范围之间的最大高度差应符合设备性能的规定。
3。选择设备时,应根据室内外设计温度和制冷剂管道长度。计算并修正室内机和室外机的标称冷却热以及设备的技术参数。
4。空调系统中制冷剂管道的管径、管材和管件应根据制造商的技术要求进行选择。系统自动控制设备和制冷剂分配器等主要配件应由制造商提供。
4.2.6当采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循环水温度应直接控制在15-35℃;
2。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循环水系统的冷却设备应采用闭式冷却塔或开式冷却塔。当使用开式冷却水塔时,应设置中间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由相互隔离的封闭循环水系统和开式冷却水系统组成。
3。辅助热源的供热应根据冬季建筑的昼夜负荷特性和系统可回收的内部余热等通过热平衡计算确定。
4.2.7带排风的空调系统应配备新风和排风系统的热回收装置。
4.2.8空调水管系统应采用闭式循环系统,并应考虑水温变化引起的热膨胀。
4.2.9冷却塔的选择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计算夏季空调室外湿球温度的情况下,冷却塔的进出口水温和循环水量应满足冰箱的要求。
2。对于配有旋转布水器的冷却塔,应采取措施保证冷却塔运行时的冷却水量;
3。冷却塔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高温和有害气体,并应避免浮水和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由阻燃材料制成的冷却塔应满足防火要求。
4.3空气处理和分配
4.3.l空调系统的新鲜空气和回风应经过过滤。
4.3.2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应根据室内温度参数、允许风速、噪声标准、空气质量等要求,以及房间特性、室内装修、设备散热等因素综合考虑。
4.3.3大空间空调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空调负荷必须通过计算确定;
2。注意气流组织的合理性;当使用横向供气时,回风口应布置在供气口的同一侧下方。当使用双面送风时,两侧相反的气流应在生活区或工作区上方重叠。横向多股平行射流应相互重叠;
3。从非空调区域到空调区域的热传递应该最小化。必要时,供气和排气装置应安装在非空调区域。
4。夏季空气供应测试
5.1.1设备和管道材料的选择和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和规定以及上海市政府颁布的规定。
5.1.2空调通风系统的送风、回风和排风管道的防火阀和感温、感烟控制元件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上海《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的规定。
5.2设备和材料的选择
5.2.l应优先考虑满足以下条件的空调设备:
1。应采用环境污染少的能源;
2。使用环保制冷剂;
3。高能效。
5.2.2导管必须由不可燃材料制成;使用复合风管时,包层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内保温材料应为不燃或不燃B1级材料,对人体无害。
5.2.3矩形风管的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应大于4: 1。
5.2.4冷凝水管应采用聚氯乙烯管。
5.3设备和管道的布置
5.3.1家用中央空调的室外机必须放置在通风良好、安全可靠的地方。严禁安装钢支架和膨胀螺栓墙。
5.3.2对于安装在道路两侧建筑物内的空调设备,支撑板底面离室外地坪的高度不应小于2.5m.
5.3.3空调室外设备出风口的(冷、热)气流不得朝向相邻侧的门窗,安装位置不得小于与相邻侧门窗的以下距离:
1。额定制冷量≤2kw为3m;
2。额定制冷量> 2kw,≤5kw时为4m;
3。额定制冷功率> 5kw,≤10kw时为5m;
4。额定制冷功率> 10kw,≤30kw时为6m。
5.3.4空调冷凝水管应采用间接排水。当冷凝盘位于装置的负压区时,必须在冷凝出口处设置一个疏水阀。
5.3.5空调冷凝水水平管应沿水流方向保持不小于0.5%的坡度。
5.3.6外墙表面的空调冷凝水管应有序排放。
6防腐保温
6.1防腐
6.1.1所有非电镀F件除锈后应刷防锈漆两遍,非保温件外表面应刷调色漆两遍。
6.1.2管道的支吊架必须使用浸渍沥青防腐木垫。
6.2保温
6.2.1空调送风管道、回水管、冷热水送风回水管,以及有冷、热损失或冷凝可能性的设备,如冷媒管、冷凝水管、膨胀水箱、储热(冷)水箱、热交换器、电加热器等,应进行材料和部件的保温和保温。
6.2.2非闭孔隔热材料的外表面应设置气体屏障和保护层。
6.2.3当保温管道支架穿过墙壁或地板时,应防止“冷桥”。
6.2.4设备和管道的绝缘应按照《設備及管道保冷設計導則》 (GB/T15586)的防结露计算方法确定。
6.2.5不燃和不燃材料应用作绝缘材料。
6.2.6穿越防火墙,变形缝两侧2m以内及风管式电加热器前后0.8m以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必须采用不燃材料。
6.2.7制冷剂管道的保温应按照制造商的施工技术要求进行。
6.2.8水温为7~65℃的冷热水管道保温。保温层厚度不得小于表6.2.8
管道直径≤20 25 ~ 32 40 ~ 50 70 80 100 ~ 125 150 20
橡胶和塑料保温室27.5 30 32 35 35 38 38 41
室外35 38 41 41 44 47
玻璃棉保温壳室30 30 40 40 45 45 50
室外40 40 45 50 50 55 55 55仅适用于江苏和上海的夏热冬冷地区。当管道内水温为7~65℃时,橡胶和塑料的导热系数≤0.04(w/m . k)。当湿阻系数小于800
3和20℃时,离心玻璃棉管壳的导热系数≤0.042(w/m . k ),密度为64kg/m3。
重新计算后,室外环境I
5.显示风扇、水泵、电加热器和其他设备。
7.2.3空调系统敏感元件和检测元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室内外空气温度:应远离热源影响的位置,并具有代表性。
2。回水温度应根据制造商的规定安装。
7.3调节和控制
7.3.1空调系统的调节方法应根据用户的控制精度要求选择。
7.3.2空调集中控制系统应具有以下监控内容:
1。设备启动控制系统和联锁控制。
2。设备和设备的监控和故障保护。
3。参数设置和显示。
4。执行组件的控制。
7.3.3设计时,系统监控内容的选择应根据使用要求和用户管理水平,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7.3.4采用变水量系统时,应采用双通阀和变频水泵。
7.3.5对于位于冬季可能结冰区域的新风机空调机组,应对水盘管采取防冻保护措施。
7.3.6空调和通风设备应采用独立的电源电路。
7.3.7风道电加热器应与鼓风机联锁。鼓风机应具有延时关闭功能,并应提供无风力和电力故障保护。电加热器的风道应接地。
7.3.8自动调节阀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双通阀应具有相同的百分比特性。
2、水三通阀,宜采用抛物线特性或直线特性。
3。调节阀进出口压差应符合制造商的相关规定,并通过计算选择。
8消声和隔振
8.1.1消声设计应符合《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 (GBJ118-88)和《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准》 (GB10070-88)等相关规定。
8.1.2抗振设计应符合《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准》 (GB10070-88)的规定。
8.1.3在选择设备和设计系统时,应采取以下降噪措施:
1。选择高效低噪声设备。
2。必须首先计算空气体积和压力的选择。财富的数量不应该太大。
3。风机应采用直接连接传输方式。
4。风机出风口和回风的风管不应急转弯或变径。
5。导流叶片应设置在弯头三通处,尽可能少地使用或不使用调节阀。
6。当不能满足消声要求时,应安装消声设备。
8.1.4风道中的风速应根据下表选择。(见表4.3.5)
8.1.5空调房间应远离对隔振降噪要求较高的房间。当房间影响房间时,必须采取隔声、隔振、消声、吸声等措施。
8.1.6消音器应位于空调室外。消声后的管道不应被高噪声污染,否则应采取隔音措施。
8.2消声隔音
8.2.1空调设备的声功率级应采用实测值。
8.2.2选择消声器时,应根据系统要求的消声量、消声器的噪声频率特性、声学性能和气动特性等,采用阻抗复合消声器。
8.2.3消声器应布置在气流稳定的直管段上,必要时也可分别布置在主管和支管上,以防止房间间的串扰。
8.2.4机房的门窗应采用隔音门窗。
8.2.5管壁的缝隙必须用弹性材料紧密填充。
8.2.6管道连接应避免突然膨胀或收缩。三通不应采用t形连接。沿气流方向的支管和主管应采用45度连接。风口与风管的连接应设置扩散管。
8.3隔振
8.3.1风机、水泵、冷热源设备、空调末端应考虑隔振减振措施
南充装修装饰网提供南充装修公司排名与装饰公司排名,让您轻松找到靠谱的装修公司及装修效果图。网站免费发布南充装修招标,找优质家装、工装公司就到南充装修网!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中央空调:家用中央空调设计规范的详细装修介绍和相关装修说明,装修十万个为什么栏目还介绍了装修行业好不好及怎么样的问题,关注装修十万个为什么更多栏目内容,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装修十万个为什么怎么挑选选哪个的要点,是您装修十万个为什么装修参考的小助手。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s://dajiafc.com/article/115267.html
1一般规定
1.0.1为保证家用(商用)中央空调的设计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卫生和环保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上海新建和扩建的住宅和公共建筑中以舒适性要求为主要要求,制冷量为7-80kW的家用(商用)中央空调的设计。重建项目可根据本规范实施。
1.0.3设计家用(商用)中央空调时,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术语“2.0升家用(商用)中央空调”主要用于住宅和公共建筑。为满足舒适性,制冷量范围为7-80kW,空调类型为集中冷热源。
2.0.2空调系统
空气回流系统,空气经过冷却、加热、过滤等处理。
3设计参数
3.1室外气象参数
3.1.1采用冬季空调日平均温度,不保证全年平均一天。
3.1.2冬季空调相对湿度室外计算采用冷岳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3.1.3干球温度应在夏季空调外计算,采用历年平均50h的干球温度。
3.1.4湿球温度应在夏季空调外计算,采用历年平均50h湿球温度。
3.1.5夏季空调室外计算的日平均温度应为日平均温度,不保证全年平均5天。
3.1.6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应为一年中最冷的三个月平均月风速的平均值。
3.1.7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应为一年中最热的三个月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3.1.8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应根据当地地理纬度、大气透明度和大气压力以及7月21日的太阳赤纬来计算和确定。
3.1.9根据《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中的“室外气象参数”,采用一些主要城市的室外气象参数。
3.2室内空气质量
3.2.1冬季空调室内计算参数应满足以下要求:
温度18-22℃
人员正常活动范围内的风速不大于0.4m/s
无辅助热源时,冬季室外空调计算温度为5℃。
3.2.2在设计集中供热时,应根据房间的用途和下列规定采用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1。民用建筑的主房间宜采用16-20℃;
2。辅助用房不应低于以下数值:
托儿所、幼儿园、医疗室20℃
更衣室23℃
托儿所、幼儿园、医疗室20℃
卫生间、卫生间12℃
办公室16℃
3.2.3夏季空调室内计算参数应满足以下要求:
温度24-28℃
相对湿度不大于65%
风速不大于0.5m/s
3.2.4空调系统新风量不小于20m3/(人·时)在人员正常活动范围内。
3.2.5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应符合《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 (GB17095)的规定,且不应大于0.15毫克/立方米。
3.2.6通风和空调系统产生的噪音水平在传送至住宅楼宇的主房间时,不得超过46dB(A)。
4空调
4.1负荷计算
4.1.1在方案设计阶段,可以估算和确定冷负荷指标。在初步设计阶段,可以采用分项的简化计算方法。子项目包括外壳结构、人员、设备、照明、食物和新鲜空气(或渗透空气)。中国围护结构的荷载项目可以根据经验指标进行估算和确定。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空调房间或区域应进行逐时冷负荷计算。
4.1.2小时冷负荷计算应按照国家现行要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进行。
4.1.3空调房间或区域的夏季冷负荷应为
3.空气中有异味、油烟或其他有害物质的房间;
4。负荷特性差异大的房间或区域,需要同时分别制冷和制热。
4.2.2当房间舒适度高时,宜采用能独立控制各房间室内温度的空调系统。
4.2.3对舒适性要求高的场所和长时间停留的人员,应采取措施保证新鲜空气量。
4.2.4在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选用具有节能效果的变频或变容量控制空调系统。变频设备产生的高次谐波强度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4.2.5当使用分体多联式空调系统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同一个空调系统中,当有房间需要同时制冷和制热时,选择一个具有热量回收并能同时制冷和制热的空调系统是合适的。
2。同一空调系统的规模和制冷剂管道的最大长度。设备和运行条件范围之间的最大高度差应符合设备性能的规定。
3。选择设备时,应根据室内外设计温度和制冷剂管道长度。计算并修正室内机和室外机的标称冷却热以及设备的技术参数。
4。空调系统中制冷剂管道的管径、管材和管件应根据制造商的技术要求进行选择。系统自动控制设备和制冷剂分配器等主要配件应由制造商提供。
4.2.6当采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循环水温度应直接控制在15-35℃;
2。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循环水系统的冷却设备应采用闭式冷却塔或开式冷却塔。当使用开式冷却水塔时,应设置中间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由相互隔离的封闭循环水系统和开式冷却水系统组成。
3。辅助热源的供热应根据冬季建筑的昼夜负荷特性和系统可回收的内部余热等通过热平衡计算确定。
4.2.7带排风的空调系统应配备新风和排风系统的热回收装置。
4.2.8空调水管系统应采用闭式循环系统,并应考虑水温变化引起的热膨胀。
4.2.9冷却塔的选择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计算夏季空调室外湿球温度的情况下,冷却塔的进出口水温和循环水量应满足冰箱的要求。
2。对于配有旋转布水器的冷却塔,应采取措施保证冷却塔运行时的冷却水量;
3。冷却塔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高温和有害气体,并应避免浮水和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由阻燃材料制成的冷却塔应满足防火要求。
4.3空气处理和分配
4.3.l空调系统的新鲜空气和回风应经过过滤。
4.3.2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应根据室内温度参数、允许风速、噪声标准、空气质量等要求,以及房间特性、室内装修、设备散热等因素综合考虑。
4.3.3大空间空调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空调负荷必须通过计算确定;
2。注意气流组织的合理性;当使用横向供气时,回风口应布置在供气口的同一侧下方。当使用双面送风时,两侧相反的气流应在生活区或工作区上方重叠。横向多股平行射流应相互重叠;
3。从非空调区域到空调区域的热传递应该最小化。必要时,供气和排气装置应安装在非空调区域。
4。夏季空气供应测试
5.1.1设备和管道材料的选择和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和规定以及上海市政府颁布的规定。
5.1.2空调通风系统的送风、回风和排风管道的防火阀和感温、感烟控制元件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上海《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的规定。
5.2设备和材料的选择
5.2.l应优先考虑满足以下条件的空调设备:
1。应采用环境污染少的能源;
2。使用环保制冷剂;
3。高能效。
5.2.2导管必须由不可燃材料制成;使用复合风管时,包层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内保温材料应为不燃或不燃B1级材料,对人体无害。
5.2.3矩形风管的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应大于4: 1。
5.2.4冷凝水管应采用聚氯乙烯管。
5.3设备和管道的布置
5.3.1家用中央空调的室外机必须放置在通风良好、安全可靠的地方。严禁安装钢支架和膨胀螺栓墙。
5.3.2对于安装在道路两侧建筑物内的空调设备,支撑板底面离室外地坪的高度不应小于2.5m.
5.3.3空调室外设备出风口的(冷、热)气流不得朝向相邻侧的门窗,安装位置不得小于与相邻侧门窗的以下距离:
1。额定制冷量≤2kw为3m;
2。额定制冷量> 2kw,≤5kw时为4m;
3。额定制冷功率> 5kw,≤10kw时为5m;
4。额定制冷功率> 10kw,≤30kw时为6m。
5.3.4空调冷凝水管应采用间接排水。当冷凝盘位于装置的负压区时,必须在冷凝出口处设置一个疏水阀。
5.3.5空调冷凝水水平管应沿水流方向保持不小于0.5%的坡度。
5.3.6外墙表面的空调冷凝水管应有序排放。
6防腐保温
6.1防腐
6.1.1所有非电镀F件除锈后应刷防锈漆两遍,非保温件外表面应刷调色漆两遍。
6.1.2管道的支吊架必须使用浸渍沥青防腐木垫。
6.2保温
6.2.1空调送风管道、回水管、冷热水送风回水管,以及有冷、热损失或冷凝可能性的设备,如冷媒管、冷凝水管、膨胀水箱、储热(冷)水箱、热交换器、电加热器等,应进行材料和部件的保温和保温。
6.2.2非闭孔隔热材料的外表面应设置气体屏障和保护层。
6.2.3当保温管道支架穿过墙壁或地板时,应防止“冷桥”。
6.2.4设备和管道的绝缘应按照《設備及管道保冷設計導則》 (GB/T15586)的防结露计算方法确定。
6.2.5不燃和不燃材料应用作绝缘材料。
6.2.6穿越防火墙,变形缝两侧2m以内及风管式电加热器前后0.8m以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必须采用不燃材料。
6.2.7制冷剂管道的保温应按照制造商的施工技术要求进行。
6.2.8水温为7~65℃的冷热水管道保温。保温层厚度不得小于表6.2.8
管道直径≤20 25 ~ 32 40 ~ 50 70 80 100 ~ 125 150 20
橡胶和塑料保温室27.5 30 32 35 35 38 38 41
室外35 38 41 41 44 47
玻璃棉保温壳室30 30 40 40 45 45 50
室外40 40 45 50 50 55 55 55仅适用于江苏和上海的夏热冬冷地区。当管道内水温为7~65℃时,橡胶和塑料的导热系数≤0.04(w/m . k)。当湿阻系数小于800
3和20℃时,离心玻璃棉管壳的导热系数≤0.042(w/m . k ),密度为64kg/m3。
重新计算后,室外环境I
5.显示风扇、水泵、电加热器和其他设备。
7.2.3空调系统敏感元件和检测元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室内外空气温度:应远离热源影响的位置,并具有代表性。
2。回水温度应根据制造商的规定安装。
7.3调节和控制
7.3.1空调系统的调节方法应根据用户的控制精度要求选择。
7.3.2空调集中控制系统应具有以下监控内容:
1。设备启动控制系统和联锁控制。
2。设备和设备的监控和故障保护。
3。参数设置和显示。
4。执行组件的控制。
7.3.3设计时,系统监控内容的选择应根据使用要求和用户管理水平,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7.3.4采用变水量系统时,应采用双通阀和变频水泵。
7.3.5对于位于冬季可能结冰区域的新风机空调机组,应对水盘管采取防冻保护措施。
7.3.6空调和通风设备应采用独立的电源电路。
7.3.7风道电加热器应与鼓风机联锁。鼓风机应具有延时关闭功能,并应提供无风力和电力故障保护。电加热器的风道应接地。
7.3.8自动调节阀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双通阀应具有相同的百分比特性。
2、水三通阀,宜采用抛物线特性或直线特性。
3。调节阀进出口压差应符合制造商的相关规定,并通过计算选择。
8消声和隔振
8.1.1消声设计应符合《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 (GBJ118-88)和《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准》 (GB10070-88)等相关规定。
8.1.2抗振设计应符合《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准》 (GB10070-88)的规定。
8.1.3在选择设备和设计系统时,应采取以下降噪措施:
1。选择高效低噪声设备。
2。必须首先计算空气体积和压力的选择。财富的数量不应该太大。
3。风机应采用直接连接传输方式。
4。风机出风口和回风的风管不应急转弯或变径。
5。导流叶片应设置在弯头三通处,尽可能少地使用或不使用调节阀。
6。当不能满足消声要求时,应安装消声设备。
8.1.4风道中的风速应根据下表选择。(见表4.3.5)
8.1.5空调房间应远离对隔振降噪要求较高的房间。当房间影响房间时,必须采取隔声、隔振、消声、吸声等措施。
8.1.6消音器应位于空调室外。消声后的管道不应被高噪声污染,否则应采取隔音措施。
8.2消声隔音
8.2.1空调设备的声功率级应采用实测值。
8.2.2选择消声器时,应根据系统要求的消声量、消声器的噪声频率特性、声学性能和气动特性等,采用阻抗复合消声器。
8.2.3消声器应布置在气流稳定的直管段上,必要时也可分别布置在主管和支管上,以防止房间间的串扰。
8.2.4机房的门窗应采用隔音门窗。
8.2.5管壁的缝隙必须用弹性材料紧密填充。
8.2.6管道连接应避免突然膨胀或收缩。三通不应采用t形连接。沿气流方向的支管和主管应采用45度连接。风口与风管的连接应设置扩散管。
8.3隔振
8.3.1风机、水泵、冷热源设备、空调末端应考虑隔振减振措施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 杭州尚品装修网装饰。